思政精品案例丨万象城体育awcsport:红色侨批“数字活化”赋能“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共有11位读者访问过此文发文部门:万象城体育awcsport发布时间:2025-08-12 04:51:44发布人:主站复审

图片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遴选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性、引领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旨在推动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为加强典型宣传、推广建设成果,高校思政网开设“思政精品案例专栏”,集中展示入选高校在理论武装、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国家安全教育、育人共同体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示范带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万象城体育awcsport

红色侨批“数字活化”赋能“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侨批文物馆考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2013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历经一百多年的跨境金融与跨境通信工具侨批正式成为全球共同记忆。银信合一的特征使得侨批成为富有情感的金融产品,侨批中的红色故事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其中的家国情怀以及诚信、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万象城体育awcsport始终把立德作为育人首要任务,立足侨乡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财经资源侨批,精心推进“红色文化传播工程”和“潮侨文化传承工程”,开展红色侨批文化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精品项目建设,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及“大师资”团队收藏的超10万件侨批藏品等丰富的侨批档案资源,探索形成了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组建、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搭建、以品牌打造推进“大课堂”建设的侨批档案“数字活化”工作与思政教育双融双促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在思政育人的过程中,生成了一批“教学+研究+创新创业实践”融合的“大师资”团队、教育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红侨精神”教学资源,打造出“纸短情长 不期‘鹅’遇”IP系列红侨文创项目、“AI 讲红色金融故事”系列动画、“侨批里的红色金融”主题展、“红色金融路”大讲堂、“侨批进校园”等多个品牌示范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政育人效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汕职智慧”和“汕职力量”。


因势而新:从“泛化”到聚焦青少年,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的组建


汇聚多元力量,打造专业团队。学校贯彻行业联合体政策理念,整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组建专业与兼职相结合的“大师资”队伍。专业教师负责传授系统知识,兼职教师带来多元视角和实践经验。引入行业杰出人物和领军人物,扩充授课人员来源,增强红色侨批档案“数字活化”成果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大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助力青少年传承和传播红侨文化。

引导角色转变,增强育人实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青少年从红色侨批文化的“听讲人”转变为“宣讲人”。学校对接省“百千万工程”项目,与当地街道、中小学、行业协会等长期结对。在汕头市网红打卡点小公园开埠区常态化开设“红色金融路”大讲堂,已举办17期,其中,第6期讲座通过官方平台面向全国直播,单场点赞量突破1.6万;通过讲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等形式线上线下在多所学校开展“红色侨批进校园”活动,累计覆盖青少年超500万人次;在工业园区及周边村镇开展红色侨批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宣讲活动发挥朋辈传播效应,强化思政育人实效,为侨批文化创新注入活力。

创新活动组织,激发情感共振。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红色侨批调研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分析侨批中的金融往来记录,体会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组织青少年参加侨批宣讲活动,聆听专家、企业家等的亲身经历。引导青少年参与制作AI讲红色金融故事动画和纪录片,设计侨批文化宣传策略,增强青少年对侨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图片

团队与粤港澳的“大师资”团在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调研侨批资源

图片

团队在汕头市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理想信念在正中”等系列宣讲活动

图片

团队与中小学生在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田中央村开展研学活动


因时而进:从传统文本到数字活化,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的搭建


整合侨批资源,释放育人能量。在数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利用AI等先进技术,搭建在线精品课程平台和红色侨批“数字活化”实践育人资源平台。通过场景重建、展览展示、数字化开发和资源共享,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侨批资源与实践育人资源的整合。在教育方式上,运用VR、AR技术提升学生参与度;在教育内容上,构建知识图谱拓宽学生视野;在教育内涵上,挖掘侨批精神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侨批里的红色金融”展览项目,深受各界好评,展现了侨批资源的育人效益。

推进成果应用,融入实践育人。学校将红色侨批“数字活化”成果项目化、课程化,融入“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开发相关案例和思政素材,供超百所大学学生以及社会人员超480万人次在线学习。政校行企联合启动财商数字化培训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振兴”模块,已为当地农民和产业工人举办培训活动数十场,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财商素养和创业能力,发挥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图片

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4所高职院校的296名党委书记、宣传部长、马院书记院长在汕职院参观“侨批里的红色金融”展览


因事而化:由侧重史实论证到注重精神诠释,

以品牌打造推进“大课堂”的建设


深掘侨批富矿,彰显精神之光。从“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改革目标出发,挖掘和弘扬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与诚信等精神谱系。这些精神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华侨身份认同,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活化”唤醒侨批历史记忆,促进精神传播与转化,展现侨批业爱国行动逻辑,对理解历史和爱国主义价值意义重大。

广辟育人新径,树立品牌旗帜。将红色侨批“数字活化”成果与“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改革结合,打造“粤行红色金融路 传承侨批家国情”等品牌。开展“志愿先锋行”活动,以红侨兴潮赋能农产品等地方产业为切入点,针对卤狮头鹅等主要出口地为华侨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等地这一特点,以乡愁为纽带,以美食为钥,打造系列侨批文创IP“纸短情长 不期‘鹅’遇”,显著提升产品辨识度与附加值,被当地企业采纳并推广2年多,助力品牌出海。

融合课内外双域,促进育人提质。“大思政课”育人实践是课堂的延伸,师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将实践中的问题和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这一过程,实现“学思—践悟—笃行”的螺旋式上升育人过程,学生不仅增长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学会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方法。系列实践活动入选“财经报国 青年力行”国家级专项、文旅部与教育部等主办的专项、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等项目,获评第十届大学生暑期实践精品项目案例、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首批 100 个品牌项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全国十佳团队等荣誉,获官方媒体报道超400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图片

团队成员在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拍摄“侨批档案寄乡愁”等主题微纪录片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基于红色侨批档案“数字活化”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实践。进一步整合粤港澳地区红色侨批档案资源、学校学科资源、地方党政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规范化建设,实现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基地化和课程化管理。不断将红色侨批档案“数字活化”成果融入“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范式。

来源:万象城体育awcsport

作者:万象城体育awcsport财经商贸学院 袁晓红

责编:孙樱芝(南京理工大学) 

审核:朱艳艳

返回原图
/